English

集文献家之大成

1999-11-26 来源:光明日报 徐雁 我有话说

“阐献征之潜德,述典籍之源流。”这是已故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先生在临终前数月为郑伟章先生的《文献家通考》所题的词。如今以此评语来观照浩达130万字的《文献家通考》,可谓一语中的。

《文献家通考》共计收录清代以来的文献家1500余人,中华书局1999年6月出版。这是作者20年来书城博览、悉心钻研的收获,是一部甚便读者参考的文献家学术传记。全书收罗自清初钱谦益(1582—1664)以来文献家1500余人,可谓集三百余年来文献家传记之大成。仅清代部分,就较叶氏《藏书纪事诗》多收将近四分之三,且大大增益了叶昌炽所收人物的有关史料。对于为叶书所漏收、未收人物的考证,尤见著作者功夫,往往如法官办案,循蛛丝马迹,穷探细查,故多有发前人所未发者。本书对于版本的求证、书目的编撰和旧籍的校雠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此外,本书著者还充分认识到了私家藏书聚散对于文献史乃至中国学术文化研究的非凡意义,而书目和题跋的编撰,则是中国藏书家对学术文化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之一,因此对于清以来文献典籍的散佚和书目题跋的编撰多所关注,往往有见必录,有录必考。至于文献家所刊刻的典籍,历来为中国文献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收藏印记,则是我国文献传承的重要线索之一,凡此《文献家通考》的作者都细大不捐,条分缕析。作者在30家图书馆中搜集珍贵资料的基础上撰成此书,目的在津逮后学。

本世纪以来,我国文献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先后有郑鹤声兄弟的《中国文献学概要》、张舜徽先生的《中国文献学》等著作,但综述清代以来文献家事迹于一编的专著尚独此一家。因此,130余万字本的《文献家通考》的问世,必将极大地裨益于中国文献学的研究,对中国学术文化研究也将作出特殊的贡献。

(徐雁: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阅读学会副会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